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埃及再发现法老陵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埃及再发现法老陵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也是像形的称呼,英文称为Pyramid,意思是锥状物、锥体建筑。这个名词已有两千年,几何学上此字就是指锥体,然而在建筑学与考古学上,Pyramid最初是指古埃及法老的方锥体陵墓,直至后来发现了其他古文明也有相同类型的建筑物时,才开始延伸至指所有的锥体状建筑物。Pyramid命名由来已不可考,但最早且传播广泛的记载是在《世界七大奇迹》中。
埃及现在没有法老。因为法老是古代埃及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权、政权、财权和神权于一身。
每个法老上任后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金字塔,往往一修就是几十年,金字塔修得越大就说明这个法老的权势越大,就说明国家越富有,因此金字塔是法老权力的象征。而现在埃及的最高权力者是总统。
3月13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迈泰里耶社区,一件重达3吨的巨型雕像残块13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迈泰里耶社区被起重机吊出水面。由于出土地点位于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遗址的入口处,考古学家据此推断它属于拉美西斯二世。此次发掘的残块是雕像的躯干部分,材质为石英岩。雕像头部和王冠残块已于上周出土。经初步鉴定制造时期在距今3000多年前。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统治古埃及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279年至公元前1213年。他执政期间多次发动大规模军事远征,并在国内大兴土木,留下了阿布·辛拜勒大型岩窟神庙等著名建筑。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被幸运地保存下来,常年在埃及国家博物馆展出。
3月13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迈泰里耶社区,一件重达3吨的巨型雕像残块13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迈泰里耶社区被起重机吊出水面。由于出土地点位于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遗址的入口处,考古学家据此推断它属于拉美西斯二世。此次发掘的残块是雕像的躯干部分,材质为石英岩。雕像头部和王冠残块已于上周出土。经初步鉴定制造时期在距今3000多年前。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统治古埃及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279年至公元前1213年。他执政期间多次发动大规模军事远征,并在国内大兴土木,留下了阿布·辛拜勒大型岩窟神庙等著名建筑。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被幸运地保存下来,常年在埃及国家博物馆展出。
美尼斯。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征服了埃及,完成了埃及最初的统一大业。统一后,美尼斯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今开罗附近)修建了新都白城,即后来的孟斐斯城,作为埃及的首都。
孟斐斯又被称为吉加普特,其意为“普塔神之宫”,埃及的希腊文名称“埃及普托司”由此而来,这也是埃及国家名称的来源。
是拉美西斯二世
是拉美西斯二世,在他之前的法老叫“国王”,从他开始叫“法老”,所以你问第一位法老王就是拉美西斯二世.
但如果说第一位统治者的话,目前知道的是美尼斯,他于公元前3100年统治上下埃及,但在此之前还有多名未知的统治者。
西方考古学家在一座埃及陵墓里的女性木乃伊头上发现了一块丝绸,该木乃伊是埃及二十一世王朝的一个法老,木乃伊头上的丝绸并没有说明是蜀锦。
注意,是丝绸,并不是蜀锦。
就算是丝绸,怎么就一定是中国地区的呢?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埃及二十一世王朝处于公元前1085年至公元前945年,这个时间段正是中国西周时期。
那么埃及在那个时代有没有本土丝绸出现呢?根本不可能!丝绸产于中国的原始社会时期,一直以来都是古代中国最为重要的贸易产品,相当于非常尖端的高科技产品,根本不允许把种桑、养蚕、抽丝等技术外传国外。
特别是到了奴隶制社会王朝,丝绸作为做贵重的物品,不但中国底层百姓严禁使用,更是作为比货币更重要的一种财富工具进行小范围流通。
丝绸是高档货,甚至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比如“干戈”“玉帛”,帛就是丝绸的一种,玉帛作为重要高端贸易商品可以化解国家战争——化干戈为玉帛。
既然古代中国对丝绸管理如此严格,二十一世的埃及王朝又如何得到中原地区的丝绸呢,毕竟相隔万里之遥,而且丝绸又是周朝管理严苛的贵重贸易,怎么就到达了埃及,还出现在法老的头发上了呢?
贸易和赏赐
丝绸为什么受到历朝历代的管控,那是因为他具备黄金的属性,可以直接当货币用,既然就有贸易性,那么它能够流通到西方就很正常,而且在周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向西发展的中原贸易,比如周穆王时期,他就是个狂热的“旅游”爱好者,不过他常常是带着军队前往。
周穆王曾经向西域扩张,到达今天新疆、哈萨克斯坦等西域一代,这样的扩张既是武力的延伸,更多是也是贸易的延伸,一边打仗一边做生意,两不耽误,而丝绸就是最为合适的贸易商品。
另外一种途径就是赏赐,一般来说,周王室赏赐异域城邦要么是金银,要么就是稀奇贵重物品,而丝绸恰恰两者都是,所以丝绸作为赏赐之物流往西方也不奇怪。
至于西域的中原丝绸怎么达到了埃及,这就更好理解了,那个时代虽然交通有极大的不便,但绝对没有断绝,只要有交通,就一定会有物品流通,无论是进贡,还是贸易,都很有可能把中原周朝丝绸带到二十一世王朝的埃及。
以上是关于丝绸在周朝时期流传到埃及的分析,那么又如何来判定流往古埃及的丝绸就是四川产的蜀锦呢?这其实也有可能,只是现在无法进行确定。
既然中原丝绸能够流传到万里之外的埃及,那么四川盆地里产的丝绸到达中原周王朝那简直就是太简单了,首先路途不远,其次都属于一个文化圈内,说不定四川盆地还受辖于周朝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四川在那个时代正处于三星堆时期,文化灿烂,文明成果很高,该地区又是重要的产丝地,那里产出的丝绸进宫或者贸易到中原周王朝是完全可能的。
其实这个问题已有很深入的讨论,大家可以看看三星堆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的论文,不排除蜀锦的可能,所谓的蜀锦咱们现在是有特定的意思,但是处于三星堆文化层时巴蜀地区生产的丝绸,就不能称为蜀锦了吗?
这就是有利证据,在古代地球各个大陆之间是有贸易往来的,有可能当时历史有记载,随着岁月流逝,历史记载文献有可能被战争摧毁,剩下只有物品只能间接证明各个大陆之间在古代是有来往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埃及再发现法老陵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埃及再发现法老陵墓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