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法国德国足球友谊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法国德国足球友谊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德国和法国之间主要有5场大规模的战争。法国胜利3次,德国胜利两次。具体介绍如下:
1.拿破仑时期的普法战争。在第4次反法同盟时期,在耶拿战役中,拿破仑大胜,反法同盟自动瓦解,随后普鲁士被法军攻入,柏林被法军占领,普鲁士名存实亡。
2.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在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中,英国和普鲁士联军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随后联军攻入法国,将拿破仑流放,法兰西第一帝国被终结。
3.普法战争。此次战争是拿破仑三世发起的,为的是阻止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法军在边境进攻接连失利,转入了防御。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将拿破仑三世围困在色当。拿破仑三世只得率众投降。普鲁士获得胜利,并成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属于同盟国,法国属于协约国。双方在战争中投入了大量的军队,但是战争发展成为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德国因为是两线作战,经不住内耗,最终投降。
5.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为轴心国,法国为同盟国。德国占领波兰后开始入侵法国,在德国的闪击战下,在开战的仅仅六个星期,法国便宣布投降,随后法国成立了维希政府与纳粹德国合作。戴高乐将军流亡海外,成立自由法国,继续与纳粹德国作战。最终在反法西斯同盟的攻击下,希特勒自杀,德国无条件投降。
战争其实没有胜负之分,大家都是输家,这个世界还是不要有战争比较好,希望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在阳光下,而不是炸弹之下。
近代的欧洲和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非常相似,邦国林立,相互攻伐,法国和德国就是其中的一对老冤家,几百年来战火不息,围绕着法德两国在欧洲大陆建立的体系说明他们只有暂时的停战,没有永恒的休兵。
十七世纪后的法国像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在波旁王朝第一任黎塞留公爵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外交努力创立了日后对世界影响深远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这是一个以法国为核心的世界体系,为日后法国两百年的欧陆霸主地位奠定基础 。当时的德国还是一地碎片,我们在《格林童话》里读到的遍地是公主王子的故事就是真实写照,有点类似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同一个德意志民族分属不同的邦国,大一点的德意志国家有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
如果说在欧洲国家里法国和英国之间有争斗,有合作,法国和德国却是一直相爱相杀,从最早的反法联盟到普法战争,再到一战和二战,这对老冤家从来没有停歇过,可以说整个欧洲大陆的近代史几乎就是法德两国的战争史和争霸史,且互为因果。
1792年到1815年反法联盟战争各有胜负,法国先赢后输,胜利时成就了拿破仑,失败时断送了拿破仑;
1871年的普法战争则是普鲁士一举击溃法兰西第二帝国,俘虏法帝拿破仑三世并统一了除奥地利之外的德意志土地。德国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举行加冕礼作为对当年拿破仑终结德意志第一帝国的行径的报复;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赢了,但是属于惨胜,因为战争在法国领土上进行了5年,战争结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成了一片废墟焦土,法国损失了整整一代人,
这才有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对德国的无情追责赔偿压榨,割地赔款,德国的投降仪式在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举行,以洗刷普法战争给法国带来的耻辱,
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不但没有使德国屈服,为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反而在德国人民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为日后希特勒在德国政坛的升起埋下了伏笔,被历史学家嘲笑为仅仅是为期二十年的停战协议。
1939年二战爆发,德军绕过法国视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在法国北面与比利时接壤的阿登森林突然出现,仅用44天就攻陷了法国,
法国政府的投降仪式在22年前德国签署停战投降协定的巴黎北部的贡比涅森林那节列车车厢内进行,以羞辱法国,洗涮德国在一战的耻辱,法国被肢解占领。
虽然5年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浴血奋战下,戴高乐带领自由法国解放巴黎,但二战的西线战场依然是法国,惨遭蹂躏。 但二战之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不再像一战的凡尔赛体系一味追求惩罚和死死压住德国,而是根除法西斯思想,1951年法国与德国放下歧见,共同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标志着彼此不再走对抗防范的老路,大家都有活路才有和平繁荣,
这是欧共体及欧盟的先声,是法德之福,更是欧洲之福。争斗了几百年的这对老冤家终于放下恩怨,握手言和,算是为法德战争史和交往史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真正实现“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罗马时代后,日耳曼人大迁徙,完整的法德两个国家实体并没有出现,所以谈不上战争。然而在查理曼大帝时代,法兰克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扩张到现在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境内。但查理曼死后,他的继任者没能巩固统治,他的三个孙子瓜分了帝国,从而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意大利,法兰西,德意志。三国之中法兰西率先完成了统一,而德国形成了以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为皇帝的十分松散的神圣罗马帝国。
1700——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法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竞争对手,但这时期法国是勃兰登堡—普鲁士国家的支持者,每年勃兰登堡选侯可以从法国国王那里领取一笔年金,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缔结之后,普鲁士摆脱了皇帝的控制,成为王国,是皇帝政府最大的对手。
1740——1763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3)和七年战争(1756——1763)时期。法国成为奥地利宫廷的盟友。前者使奥地利皇帝政府的对手普鲁士获得了西里西亚,但玛利亚·特里萨保住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大部分领地。
1789——1860年代。法国大革命之后,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把法国视为革命的祸水,多次武装干涉法国内政。拿破仑执政后多次讨伐莱茵联盟(主体是德国),两者时战时和。
1870年,普鲁士为了统一德意志,引发普法战争爆发。
1914—1918年,一战爆发。法国是协约国成员,德国是同盟国成员,法德陷入了一战。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二战爆发。不久,1940.6月,德国攻陷法国。直到1944年法国才复国。
不管一战还是二战,德国都比英法强大。
虽然英国有世界第一的海军(二战之前),但是它的软肋也很明显,那就是它的海上补给线,而德国的潜艇部队就是为了切断它而存在的。两次大战都是因为美国的参战德国才战败的,放在一战来说的话,只要美国不参战,即使德国在1917年才开始无限制潜艇战,不出两年,英国将因为严重缺乏海上补给而退出战争,法国失去了英国这个靠山之后结局可想而知。
要知道,一战是德国一个在扛英法俄的攻击,能把英国的海上补给线打到连英国本土舰队司令杰利珂都悲观的说出:“只要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英国将在6个月之后因得不到必要的补给而退出战争”这样的话也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我的看法,其实很简单。
欧洲是游猎民族,传统上的基因很难被控制、改变。
但大国观念又是每个执政者的理想。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战争就难以避免。
其实中国由部落到实现大一统,其中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最后为了实现稳固,儒家思想才逐渐统一了人们的意志。
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样的历史在过去也一再出现过反复。
所谓世仇国家,指世世代代有仇的国家。
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诞生了一系列新的国家,其中有法兰克王国(481年到843),是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
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分裂为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及东法兰克王国。
东西两个法兰克王国则分别奠定了德意志和法兰西的国家基础。中法兰克王国的一小部分成了现代意大利的雏形。
法兰克王国一根藤上结了,法国和德国两个大瓜及意大利一个小瓜。
虽然法德两国都源自法兰克王国,但为了争夺利益,两国冲突不断。
据统计,在二战之前的1100年中,他们一共打了大大小小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都开战一次。
在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崛起之前,法国一直是欧洲大陆最强的国家。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法国扩张的方向是东面。
在工业革命之前,德国小国林立,难于统一。
神圣罗马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其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自由城市。
德国是实力强大的法国必然的扩张方向,而且法国也绝对不希望德国统一,身边出现一个强邻,因此在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诞生前,法国一直在分裂跟打压德国,掠夺德国的财富,阻止德国的统一。
法国在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诞生之前,在双方冲突中占据绝对优势。
后勤一方面,德国进攻法国没能在短时间拿下法国,消耗非常大,尤其1917年凡尔登,索姆河两场战争几十万人葬送现场,后备兵力不足,尤其新上任的小毛奇在西线战场毫无建树,始终不能突破巴黎。还有就是美军加入了协约国,德军已经没有多少实力战胜英法,此时美军几十万人加入,加速了德国战败,所以德国不光后勤,还有就是美军加如(当时英法和德国状况一样,消耗差不多)。
一战德国没有速胜法国不仅仅是后勤保障问题还有一下原因!
第一:德国战线拉的太长东西两线全面开火,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对法国形成压倒性优势,结果就变成了持久战!
第二:缺乏革新的战争理论和快速突击的战争利器,德国在一战还是传统的阵地战推进速度十分缓慢无法速胜,放眼二战德国在一个月的时间就击败了法国占领了巴黎,靠的就是闪电战理论和陆战之王坦克的支撑,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仅仅40来天就击败了伊拉克的百万大军靠的就是信息化战争和传统战争中压倒性的优势!
第三:就是后勤保障问题当德国东西两线出击德国后勤保障的问题就暴露无疑,当德国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德国两线作战的时候德国注定在这场不属于自己的战争中会失败!
孙子兵法曰“兵贵神速,以快取胜”快速取得战争胜利无疑会减轻战争发动成本,当时如果没有压倒性的武器装备和军事理论出现时速胜论有可能会变成持久战!
一战的机动力不强是德国不能速胜的主因!二战速胜法国是装甲集群的机动力,突击力可以使德军迅速攻击敌人的薄弱而关键的战略要点。进而摧毁敌方指挥层的抵抗决心。
纵观古今,凡是在机动力上占优的一方即便人数不占优势,一样可以迅速取胜,得到辉煌战果。机动力意味着先敌发现,先敌攻击,抓住薄弱点,割裂敌人,各个击破。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大家好,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
“贡比涅”是法国一座城市,离首都巴黎大概80公里左右,这里有一个世界著名的“贡比涅森林”,1918年11月11日的“一战”停战协议就是在贡比涅森林雷道火车站的一个火车车厢里签订的,这就是结束“一战”的《贡比涅停战协议》。
《贡比涅停战协议》是在法、德两国之间签订的,从战场形势来看,德国是进攻的一方,英法是防守的一方,自1918年美军抵欧后,英法实施了反攻,德军全线崩溃,德国的同盟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先后投降,德国国内又爆发了革命,所以,德国才不得不签订停战协议。
在德国看来,国内军事实力还在,德军又全在国外作战,占领着不少土地,英、法、美军又没威胁到德国国内,只是不想再打下去了。可法国表现出咄咄逼人之势,拿德国作战败国看待,提出的条件是一样又一样,限定德国撤兵的时间,废除先前订的条约,还要德军交出海陆空军主要装备和运输工具,还要占据德国煤炭资源地区,所以,德军是赌气签下的条约,并不心甘臣服。由此德国和法国结下了仇恨,德国也一直在找时机报仇。
其实“二战”就是德国报仇的结果,即使没有希特勒,德国也会出现其他特勒的,总之,“二战”是不可避免的,“二战”后,德、法成立了煤钢一体化,然后在这基础上建立了欧盟,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彼此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和法国的“仇结”也化解了,现在好的像一家人似的,中日、日韩要化解仇恨,也应借鉴他们的方式,一下子建立亚盟不现实,先建立“中、日、韩自贸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谢谢阅读
双11的恩怨
1918年11月8日,马蒂亚斯·埃兹伯格经历10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贡比涅森林,一路上他所见都是断壁残垣,战争巨大的破坏力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他眼前。两天前埃兹伯格接受了那个任命,作为停战代表团长去与法国和谈。
和谈大抵只是一个修饰的说法,每个人都知道德国已经失败,帝国高层只是希望借由埃兹伯格天主教平民的身份获得一些怜悯,让停战条件稍微放宽一些。埃兹伯格对这个艰巨而屈辱的任务不抱希望,两个国家的仇恨并非他一个人可以化解。
事实也确实如埃兹伯格想的一样,连夜赶来的他被带到刚晋升法国元帅的福煦面前,高傲的法国元帅甚至没有走下火车去迎接,只在日常办公的车厢里接见了埃兹伯格。那天福煦元帅只对他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是问他来做什么,埃兹伯格表明了来意,然后元帅示意副官把拟好的文本交给他,随后埃兹伯格就被带离车厢,留在餐车中阅读那份停战协议。福煦的副官告诉他只有72小时来决定是否签字,否则不必麻烦元帅。
无可奈何的埃兹伯格仔细阅读了协议,协议无比苛刻,但他连拒绝签字的权利都没有,能做的只是指出一些德国压根无法完成的条款(比如退役潜艇数大于舰队实际潜艇数)。但还来不及细化一些条款,11月10日代表团就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噩耗,德皇退位,国家再没有一锤定音的人物了。
最终埃兹伯格不得不签下这份屈辱的停战协议,生效时间是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在签字是福煦元帅才第二次露面,埃兹伯格尽人事一般的口头抗议协议条件太苛刻。福煦对此的回答是“战争就是战争”,这是当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名言。
希特勒的报复
时间很快来到了1940年,22年的时间正好够一个婴儿成长为战士,也足以让整个世界巨变。当年落笔签字的埃兹伯格早已被国内极端分子暗杀,不幸的,他没能看到德意志重新崛起,幸运的,他不必看到德意志以何种方式崛起。
在这一年纳粹的坦克横扫英法联军,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这对双子星闪耀法国战场,他们以让人目瞪口呆的速度突进再突进,连俘虏都懒得去抓。法国无奈的将首都迁往波尔多,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同时向纳粹德国请求停战。
6月10日,希特勒接到了法国的请求,思考片刻后,他在地图上指定了谈判地点——贡比涅森林!和1918年完全相同的地点!他又指示党卫军从法国博物馆里将当年那列车厢拉了出来,用马车带到原来的地方,曾经的羞辱,我将原封不动的换回去!
6月21日,希特勒登上那列车厢,坐在福煦元帅当年的那把椅子上接见了法国谈判代表。在听完法国代表的序言后,希特勒表现的不屑一顾,他像当年的福煦元帅一样离开了车厢,把剩下的内容交给威廉·凯特尔将军,临下车前他还对法国人做了个羞辱性的手势。
凯特尔将军显然没有当年法国副官的耐心,他只给对方24小时时间考虑,以至于法国代表亨廷格将军不得不紧急与波尔多通电话咨询是否签字。最终结果自然是形式比人强,6月22日18点36分,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议落笔签字,希特勒的声望达到巅峰。
结局
第二次贡比涅协议签订后的第三天,希特勒下令彻底摧毁停战地点,所有铁轨均被党卫军拆除,连地面都被炸药清理了一遍。只有那列车厢连同纪念碑被带回了德国,并在柏林大教堂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
1944年的时候,随着纳粹节节败退,车厢被送到图林根州,辗转安置进一条巨大隧道中。1945年德国战败前夕,这节车厢彻底被摧毁,主流的说法是党卫军担心再次遭到羞辱,炸毁了车厢,另外还有一些目击者表示是盟军的轰炸摧毁的。
只是党卫军那些苦心显然没什么作用,二战结束后,法国驱赶德军战俘修复了贡比涅森林的停战签字地,1950年车厢制造商Wagons-Lits又完全按原版重做那个编号为2439D的贡比涅车厢,现在它们就静静放在原地,诉说那段血腥与复仇的时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国德国足球友谊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法国德国足球友谊赛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